重庆发布“双一流”实施意见,重点建成一批一流学科

发布者:发展与规划处发布时间:2017-06-12浏览次数:419

在国家“双一流”名单即将公布之际,日前重庆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快高校特色发展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就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三个阶段主要目标

到2020年,各高校发展定位和目标更加明确,优势特色初步显现,建成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与产业发展和创新驱动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比重及人才培养规模显著提升。建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市级重点学科,15个学科进入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前10%,22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排名前1%,30个左右专业点进入国内前列,高校综合排名有所提升。

到2030年,高校综合实力全面提高,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及学科群。市级重点学科扩面提质,20个学科进入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前10%,30个左右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若干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0个左右专业点进入国内前列。

到本世纪中叶,有高校和一批学科、专业进入国内一流、世界一流行列,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大幅提升,实现高等教育强市战略目标。

两大重点建设项目

重庆提出,将集中资源重点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学科、专业,努力争创国内一流、世界一流:

一流学科专项建设。以市级重点学科为基础,分级分类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提升我市学科发展整体水平。打破身份固化,开放竞争,实行动态管理,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引导高校围绕我市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科学合理撤销、增列学位授权点,对与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相关的新增学科予以招生指标、职称评审等方面的倾斜。支持科研院所参与一流学科和市级重点学科建设。到2020年,建成200个市级重点学科。其中,围绕学科发展前沿,建成40个原始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学科,打造学科发展的高峰和增长点;围绕我市汽车、电子、装备、化工、医药、材料、能源、消费品等重点产业技术需求,建成100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学科;围绕坚持“四个自信”、巴渝文化传承创新、经济社会问题治理、空白学科填补,建成60个特色学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精准医疗、先进汽车、新材料、新能源和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打造15个特色学科群。

一流专业专项建设。主动适应我市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围绕我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发展建设一批交叉复合、跨界融合的新兴专业,改造淘汰一批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传统专业,培育发展一批与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匹配度高的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构建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实现专业对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覆盖。到2020年,重点在电子、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化工、环保、软件、物联网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支持建设260个本科特色示范专业点、70个特色专业群;1000个服务地方支柱产业的高职(专科)专业点、150个高职(专科)骨干专业点。

此外,在重点建设项目上还包括人才队伍提升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科研能力提升工程、开放合作提升工程等,以求整合资源,支持重庆高校全面优化人才队伍、提升教育质量、强化科研能力、推进开放合作,夯实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的核心基础。

每个周期动态筛选

根据《意见》,重庆的“双一流”工作将从从2017年启动实施,第一个周期为4年,2020年后每5年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包含制定标准、遴选认定、建设实施、绩效评价4个阶段,按照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和动态筛选原则开展遴选和评价管理。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在受关注的资金投入方面,重庆并未明确资金投入规模,《意见》只提及通过争取中央财政投入、设立建设专项、整合部门资源、新增经费重点倾斜、调整高校支出结构和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等多种方式筹集“双一流”建设资金,加强资金监督管理,突出绩效导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市级财政设立“双一流”建设专项经费。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等部门统筹部门资金用于“双一流”建设。具体经费支持奖补办法由市财政局、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另行制定。有关区县(自治县)财政要加大对属地高校的资金支持力度。


同栏目文章